YE CHANG NEWS
当前位置:莆田KTV招聘网 > 莆田热点资讯 > 莆田学习/知识 >  最后文章引用《诗经》中的句子从反面论述了用暴力对待黎民的错误

最后文章引用《诗经》中的句子从反面论述了用暴力对待黎民的错误

2022-12-23 00:16:21 发布 浏览 312 次

最后,文章引用《诗经》中的句子,从反面论述了用暴力对待黎民的错误之处。在人类的历史上,这类企图以暴力统治天下的人最终都没有好下场,比如周厉王,他施政暴虐,老百姓在其统治下怨声四起。邵公对周厉王说老百姓已经受不了了,再不能这样胡作非为。结果周厉王不但没有听取邵公的良言,反而派人秘密监听那些对朝廷有不同政见的人,发现了就杀无赦。这样一来,举国上下没有人敢再对国事发表评论,就是相互见面也不再闲聊,而是道路以目,即互相使眼色。周厉王高兴地对邵公说他已经统一思想,不再有人敢胡言乱语了。邵公说:“您这是强行封老百姓的嘴,哪里是老百姓真就没有自己的想法了啊。要知道,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。川壅而溃,伤人必多。老百姓也是一样的道理啊!”当然,这番话周厉王根本听不进去。老百姓敢怒不敢言,后来终于发生国人暴动,周厉王被流放,最后尝到了苦果。所以说武力统治是不可取的,唯有修德立诚以服人才是正道。正像宋人范仲淹在《奏上时务书》中说到的,“臣闻以德服人,天下欣戴,以力服人,天下怨望”。

以德服人,用德化民,人民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和感化,逐渐学会修辞立诚,执两用中,达到化育万物,这才是君子为政的最高境界“上天之载,无声无臭”。

读史致用

周文王以德兴邦

周文王在历代都被视为圣贤之主,孔子对他尤为推崇,那么他是怎样的一位有德之君呢?

文王姓姬名昌,又称周侯、西伯、伯昌、姬伯,文王为其死后追尊之号。文王的生卒年不详,传说活了97岁,任周族首领50年。他是古公亶父之孙,季历之子。商纣时为西伯,即西部诸侯之长,是三公之一。他建国于岐山之下,积善行仁,政化大行,因崇侯虎向纣王进谗言而被囚于羑里,后得释归。

按照史料记载,周文王的父亲季历为古公亶父第三子,按照长子世袭的传统,王位是轮不到季历的。但是季历因生子姬昌,而姬昌出生时有圣瑞之气,古公亶父很是喜爱,就把周族复兴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姬昌的身上,说:“我世当有兴者,其在昌乎?”(《史记·周本纪》)为了让弟弟季历的儿子姬昌能够继承王位,复习周族,古公亶父的长子太伯和次子虞仲主动离开了家园,断发文身,流浪而去,于是季历就顺利地继承了王位。

季历死后,儿子姬昌就继位了,也就是日后的周文王。他在位50年,果真没有辜负古公亶父的期望和两个伯伯的让贤之举,确实是个很有作为的创业之主。他勤于政事,重视发展农业生产,礼贤下士,广罗人才,使得国力日益强盛,为其子武王灭商做好了充分的准备。

文王积德行善,以德化民,产生了广泛的影响。据《史记·周本纪》记载:“西伯阴行善,诸侯皆来决平。於是虞、芮之人有狱不能决,乃如周。入界,耕者皆让畔,民俗皆让长。虞、芮之人未见西伯,皆惭,相谓曰:‘吾所争,周人所耻,何往为,祇取辱耳。’遂还,俱让而去。诸侯闻之,曰:‘西伯盖受命之君’。”正是因为文王在位,施行仁教,民风淳厚,相互礼让,得到了他人的尊敬和爱戴,天下诸侯也都认为文王将会是“受命之君”,也即是未来的君主了。正是因为他以仁德为本,宽厚待人,保持质朴的美德,所以才深得人心。

您可能感兴趣

首页
发布
会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