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龙吟,晁补之次韵林圣予惜春问春何苦匆匆?带风伴雨如驰骤幽葩
水龙吟 晁补之次韵林圣予惜春问春何苦匆匆?带风伴雨如驰骤。幽葩细萼,小园低槛,壅培未就。吹尽繁红,占春长久,不如垂柳。算春常不老,人愁春老,愁只是、人间有。 春恨十常八九,忍轻辜、芳醪经口。那知自是、桃花结子,不因春瘦。世上功名,老来风味,春归时候。纵樽前痛饮,狂歌似旧,情难依旧。林圣予:事迹不详。葩(pā):花。壅(yōng):用土肥堆积护住植物根部。芳醪(láo):美酒。自是、桃花结子:语本唐
水龙吟 晁补之
次韵林圣予惜春
问春何苦匆匆?带风伴雨如驰骤。幽葩细萼,小园低槛,壅培未就。吹尽繁红,占春长久,不如垂柳。算春常不老,人愁春老,愁只是、人间有。 春恨十常八九,忍轻辜、芳醪经口。那知自是、桃花结子,不因春瘦。世上功名,老来风味,春归时候。纵樽前痛饮,狂歌似旧,情难依旧。
林圣予:事迹不详。
葩(pā):花。
壅(yōng):用土肥堆积护住植物根部。
芳醪(láo):美酒。
自是、桃花结子:语本唐人王建《宫词》:“自是桃花贪结子,错教人恨五更风。”
风味:犹风度、风采。
这首词,字面上似是抒写春愁,实则是表达对春愁的一种感悟。上片起首问春,看来是恨春去匆匆,使得繁红一朝吹尽。可是待到看那垂柳,却依然婀娜多姿,算得上“占春长久”。于是,词人悟到一层道理:春原是不老的;是人自老罢了!
下片过片接着说,人们十常八九怀着春恨,其结果是辜负了美酒良辰。那么,为什么桃花一类的花在风雨中凋谢了呢?词人又悟出了另一层道理:桃花它们并非因春而瘦,而是自家要结子而已!
悟得了春的道理,词人也就因此而悟得了世事人生的道理。但是,词人并没有去抽绎这个道理。他只是将“世上功名,老来风味”都置于“春归时候”的背景之下,画一幅“樽前痛饮图”,供人解读。而我们似乎可以明白,今日的词人,已不会为“春归”而恨,不会为“功名”得失而恨。昔日的狂歌,大约是故意的发泄;而今日的狂歌,则已经是透彻的欢娱。“情难依旧”,并非有何遗憾,反而是有得了!
全词内容转折递进,借物言理,耐人寻味。
忆少年 晁补之
别历下
延伸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