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KTV招聘网!
loading
免费发布信息
·莆田 [切换]
    莆田KTV招聘网 > 莆田热点资讯 > 莆田名言/句子 >  诮(qiào)责备前代的君主中能让人人各怀异心不结朋党的莫过

    诮(qiào)责备前代的君主中能让人人各怀异心不结朋党的莫过

    时间:2022-08-25 03:06:59  编辑:快推网  来源:  浏览:336次   【】【】【网站投稿
    诮(qiào):责备。前代的君主中,能让人人各怀异心不结朋党的,莫过于商纣;能禁绝好人结为朋党的,莫过于汉献帝;能残杀“清流”结成朋党的,莫过于唐昭宗时代。然而都因此致乱而使他们亡国。而彼此称扬赞美、互相推举谦让而自信不疑的,莫过于舜的二十二位臣子,舜也并不怀疑他们且都加以亲用。然而后人并不讥讽舜被二十二人结成的朋党所欺骗,反倒称赞舜是聪明的圣人,是因为他能够辨识君子和小人。周武王时代,他的邦国里

    诮(qiào):责备。

    前代的君主中,能让人人各怀异心不结朋党的,莫过于商纣;能禁绝好人结为朋党的,莫过于汉献帝;能残杀“清流”结成朋党的,莫过于唐昭宗时代。然而都因此致乱而使他们亡国。而彼此称扬赞美、互相推举谦让而自信不疑的,莫过于舜的二十二位臣子,舜也并不怀疑他们且都加以亲用。然而后人并不讥讽舜被二十二人结成的朋党所欺骗,反倒称赞舜是聪明的圣人,是因为他能够辨识君子和小人。周武王时代,他的邦国里臣子三千人全都结为一个朋党,自古以来结为朋党的,人数之多与规模之大都莫过于周,可是周却因此而振兴,那是贤人即使很多他们也总觉得不满足的缘故呵。

    嗟呼!治乱兴亡之迹,为人君者可以鉴矣!

    唉!历史上治乱兴亡的史迹,做君主的可以引为鉴戒啊!

    纵囚论

    “纵囚”是指唐太宗贞观年间曾经释放一批死囚,并与他们约定来年受刑之期,结果到期这些死囚如数返回而皆得赦免。这件事通常被人引用作为君主取信于民的历史例证,欧阳修在本文中则从情理和史实两个方面,指出这种记录不足为信,即使真有也不足取法。论断明晰而章法严谨,其结论和建议均令人信服。

    信义行于君子,而刑戮施于小人。刑入于死者,乃罪大恶极,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。宁以义死,不苟幸生,而视死如归,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。方唐太宗之六年45,录大辟囚三百余人45,纵使还家,约其自归以就死。是以君子之难能,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。其囚及期,而卒自归无后者,是君子之所难,而小人之所易也。此岂近于人情哉?

    唐太宗六年:即贞观六年(632)。

    大辟(pì):死刑。

    诚信和礼义在君子中间通行,而刑罚诛戮则施加于小人之身。刑罚重到该判死刑,本来是罪大恶极,这样的罪犯,又是小人中尤其恶劣的。宁肯为义而死,不肯随便侥幸活着,能够视死如归,这又是君子也很难做到的事情。而在唐太宗即位的第六年,审查死罪囚犯三百多人,太宗都放他们回家,又约定期限,让他们按期自动回来接受死刑。这是拿君子都难于做到的事,来期望小人中的恶劣分子一定能够做到啊。而那些囚犯到了约定期限,却竟然都自动回来,没有一个超过期限的,这是君子都难于做到的,小人却轻易做到了。这难道近乎人情么?

    或曰:罪大恶极,诚小人矣。及施恩德以临之,可使变而为君子。盖恩德入人之深,而移人之速,有如是者矣。曰:太宗之为此,所以求此名也。然安知夫纵之去也,不意其必来以冀免45,所以纵之乎?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,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,所以复来乎?夫意其必来而纵之,是上贼下之情也45,意其必免而复来,是下贼上之心也。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,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?不然,太宗施德于天下,于兹六年矣,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,而一日之恩,能使视死如归,而存信义,此又不通之论也。

    意:料到,估计。

    贼:窥测。

    有人说:罪大恶极的,的确是小人。但等到在上者对他们施加恩德,也可使他们变成君子。可见恩德感人之深,改变人的性情之快,竟能达到这种程度。我回应说:太宗之所以这样做,正是为了得到恩德深入人心的好名声。怎知他放囚犯们回家,不是事先料到囚犯们希图免死,他们一定会回来,所以才释放他们呢?又怎知囚犯们被放回家,他们不是事先料到自动返回后必然被赦免,所以才如期返回的呢?料到他们必然回来才放了他们,是在上的太宗窥探得了下面囚犯们的隐情;料到自己必能免死才又返回,是囚犯们窃得了太宗的心事。我只看到他们上下相窥探而成就了各自的好名声,哪里真有所谓的施恩德与知信义的事呢?不然的话,太宗施恩德给天下人,到这时已经六年了,并不能使小人不犯极恶大罪,然而一天放归的小恩德却能使小人们视死如归,还坚守信用道义,我认为这个道理根本说不通。

    最新便民信息
    莆田最新入驻机构
    15535353523